查看原文
其他

【连载】好父母要懂孩子的心理(22)章鱼心态:教育要避免钻“死胡同”

关心孩子,就关注我们




本期内容


第四章  培养孩子健康心理


孩子健康心理的培养比对孩子身体的关心更为重要,孩子只有具备了健康的心理,才能挑战未来,走向成功。

——[美国]布鲁尔·卡特



22. 章鱼心态:教育要避免钻“死胡同”



个性固执的孩子会让父母头疼。但如果父母能够扬长避短,善于引导孩子,这种固执的个性就可以转变为有主见,不随波逐流。


章鱼的悲哀


章鱼是海洋里最可怕的生物之一,因其力大无比,而且残忍好斗,又足智多谋,不少海洋动物都怕它,就是潜水员也要防它一手,有的大章鱼甚至能将整艘船掀翻。

一只章鱼的体重可达到32千克,但是,章鱼的身体却是非常柔软的,它柔软到几乎可以将自己塞进任何它想去的地方。因为它们没有脊椎,甚至可以穿过一个银币大小的洞。章鱼有爱钻各种容器的嗜好,它们经常将自己的身体塞进海螺壳里躲起来,等到鱼虾走近,就咬破它们的头部,同时注入毒液,使其麻痹而死,然后美餐一顿。

章鱼身体柔软,且有钻各种容器的嗜好,人们便常常用瓦罐、瓶子捕捉章鱼。日本渔民每天早晨将各种形状的陶罐拴在长绳子上沉入海底。过上几个小时,渔民们将陶罐提上来时,章鱼还极为固执,不肯从舒适的房舍中钻出来。印度渔民使用的方法也类似,他们不用陶罐,而是用大海螺壳。他们将八九百只大海螺壳织成捕捉网,每天可捕到二三百条章鱼。古巴渔民则用空螺壳来诱捕章鱼。突尼斯渔民更绝,把排水管扔到海底,也能捕捉到章鱼。

是什么囚禁了章鱼呢?是那些瓶瓶罐罐吗?瓶瓶罐罐不会主动捕捉,囚禁章鱼的是它们自己。它们向着狭窄的地方越走,越远,即便是一条死路,它们还是固执地往里钻,不肯回头。结果是在海洋里无往不胜的章鱼,成了瓶瓶罐罐里的囚徒,成了人们餐桌上的美味。

如果一个人的思想也像章鱼一样,钻牛角尖,那么固执的结果只有像章鱼那样——死路一条 ;如果我们也像章鱼那样没有学会放弃,那么失败的厄运将不可避免,甚至会像章鱼一样,把自己的特长,变成走向死亡的致命缺陷。



家教故事


李宁是世界体坛上一颗璀璨夺目的明星,被誉为“体操王子”。

最初,李宁的父亲并没有打算让他学体育。父亲是一名小学教师,一辈子幻想当音乐家,但未能如愿,只好把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一心要把儿子培养成音乐家。父亲对年幼的李宁寄予了很大的希望,经常有意让他听音乐,亲自教他练声学琴,甚至还经常为儿子举行家庭音乐会。父亲希望通过这些方式熏陶孩子的音乐细胞。

尽管费了不少工夫和努力,结果却不尽如人意。父亲失望地发现,李宁的音乐水平并没有多大长进,而且儿子的兴趣根本没有在音乐上面,学琴心不在焉,甚至有些厌倦,放学后不知去向,很晚才回家,根本没有把学琴当一回事。对此,父亲感到很苦恼,很有恨铁不成钢的感受。

一天,父亲来到儿子读书的学校,看到李宁趴在体操室的窗台上目不转睛地往里看,然后又跑到操场的沙滩上翻起筋斗来。父亲看得很仔细,跑过去抱住李宁问道:“宁宁,你想练体操吗?”李宁用力点了点头:“是的,爸爸,让我练体操吧!”父亲看着儿子那期待的目光,陷入了沉默。

此时,父亲的心情不免有些悲哀,他让儿子当音乐家的美梦破灭了。但他不是一个固执己见的人,既然儿子的兴趣不在音乐上,与其拉牛上树,不如放之青山。于是,他把大腿一拍,说:“好,我支持宁宁学体操。”

后来,在李宁获得巨大成功后,有记者问他最感谢的人是谁,他毫不犹豫地说:“是我的父亲。假如他没有放弃初衷,也就没有我的现在!”

是啊,如果当初李宁的父亲固执己见,非让他学习音乐,其结果不但当不了音乐家,而且也埋没了一颗体操新星。


让孩子远离偏执


偏执是发生在许多孩子身上的一种人际交往的障碍。具有偏执性格的人有两个特点:一是自负,自我评价过高,常常固执己见,独断专行,对人苛刻,喜欢挑他人的“刺”,而且习惯于把自己的失败归咎于他人,并抱怨不绝,大有不达目的不罢休之势;二是多疑,过分敏感,总以为别人跟自己过不去,时常带着“警惕”的眼睛准备发现“可疑的痕迹”,甚至把别人善意的规劝和帮助看成是故意在与自己做对。由于偏执性格具有这两个特点,这种性格的人人际关系很紧张,很不受周围人的欢迎。

据统计,偏执型人格障碍多发于青春期,约占心理障碍总人数的,男女皆有,以女性为多。偏执性格的一个突出表现是思想偏激、乱发脾气、爱钻牛角尖。这种表现在遭遇严重挫折或不顺心的逆境中愈发加重,甚至有些人发展成偏执型精神病。

偏执型性格的人以自我为中心,看上去挺强大,其实他们是一群真正的弱者。原因很简单,因为偏执者内心的精神世界对外界充满了深度的恐惧,所以才会拒绝接受他人观点,他们所谓的强大是不堪一击的。他们总认为自己的想法是对的,别人的想法是错的。他们总是以某种权威自居,蔑视别人的观点,甚至蔑视对方整个人,所以,大多数偏执者的人际关系非常不理想。

偏执性格的形成跟幼年的生活环境有很大关系。可能是父母对自己过分娇惯,使自己任性专横,慢慢发展下来就形成了偏执性格;还有可能是自己的家庭成员之间相互敌视,经常大吵大闹,使自己的人格未能得到健全发展。因此,父母要为孩子营造一个和睦的家庭环境,并且把孩子放在一个适当的位置上,切忌待遇过优,宠爱过度,避免孩子“唯我独尊”的思想膨胀。


当父母发现孩子的言行中有偏执的苗头时,要及时帮助孩子克服,方法如下:


⑴告诉孩子偏执的言行会给人带来哪些伤害。

当发现孩子开始钻牛角尖或坚持自己不正确的观点时,父母要及时的提醒和警告,让孩子明白其中的利害关系。如果孩子仍然固执己见,父母要有耐心,讲道理、摆事实,不能轻易放弃,也不要用打骂的方式去制止。父母要告诉孩子,做人应该有自己的主见,但也该充分考虑他人的意见,没有人的思想总是正确无误的。不切实际地固执己见,是一种愚昧和无知的表现,这种人将自讨苦吃。


⑵鼓励孩子多与他人交流思想。

偏执的人往往多疑。多疑产生的根源是与他人缺乏沟通,对他人和事物认识不全面、不正确。因此要多与父母、同学谈心,经常了解他人的心理状态,了解他人的喜悦和苦恼,这样,与他人的隔阂就会逐渐减少。


⑶鼓励孩子帮助他人。

偏执的人常常对现实很不满,经常被一种不安全的痛苦情绪支配,为了发泄心中的不满,就会时时责难他人,觉得他人一无是处。所以,有这种性格倾向的人应主动去帮助有困难的同学和朋友,这样就会体会到助人为乐的幸福感,培养自己对他人、对周围世界宽容的心境。


⑷教孩子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

偏执的人遇事时不做理性的思考,而是冲动地按自己的所思所想去处理,说话办事容易激动,经常鲁莽行事,甚至迁怒他人,很容易给他人也会给自己带来伤害。因此,平时要教育孩子有意识地锻炼自己的控制能力。如果感觉到自己的情绪要爆发时,可以作深呼吸运动,在心中默念“1、2、3……”当情绪的激昂状态过去后,自己的心情就会慢慢平静,还能进一步感受到自我控制的喜悦。


一个小故事



有一位自强不息、奋力进取的青年,把全部精力投入到事业中,他感到越来越累,身心俱疲无法解脱。

后来他把自己的苦恼告诉了父亲,父亲没有对他说什么,只是让这位青年跟他上山。青年有些不高兴,但还是勉强答应了父亲。

在他们上山的台阶两边,有许多色彩斑斓的石子,父亲拿出一个口袋,让他捡最美丽的石子装进去。

青年对这些漂亮的石子爱不释手,不一会儿就装了大半袋,他吃力地背着口袋向上走,看到更漂亮的石子,他舍不得丢下,尽数装到口袋中。不一会儿他就背不动了。

父亲说:“我们的目的是上山,你说应该怎么办?”

青年人想了想,果断地倒掉了一口袋美丽的石子。这一刻,他也领悟了父亲的教诲:当我们很累的时候,要学会放弃。


父母要勇于放下架子


“如果您放弃权力,放弃您的优越感,那么您得到孩子的信任和尊敬的机会就更大。”德国心理学家黑尔加·吉尔特勒这样告诫我们。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能够这样做的父母并不多。很多父母的思想就像“章鱼”一样,抱着“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等级观念不放,在与孩子相处时摆出一副居高临下、板起面孔说教的架子,结果只会招来孩子的反感甚至抵触、反抗。

有个妈妈带孩子去逛商场,她觉得孩子一定会喜欢这个热闹非凡的场所。可是妈妈发现,孩子在商场里一点也高兴不起来,甚至有点害怕,吵着要出去。妈妈不明白,一向喜欢玩的孩子怎么会排斥又漂亮又热闹的商场?但是当她蹲下来询问孩子原因的时候,她明白了,在孩子的角度,只能看见一条条的人腿,以及一些高高的柜子,一点也不能让人赏心悦目,反倒让人非常不舒服。而如果不蹲下来,以大人的高度,是看不见这些的。

在和孩子相处的时候,父母应该放下家长的架子,站在孩子的角度看世界,才能明白孩子的心理,才会让孩子的心与你靠得更近。如果父母习惯了用自己的想法去揣度孩子的心理,那么永远也猜不到孩子在想什么,因为同一件事情,孩子看见的和父母看见的可能完全不一样。

曾在电视上看过一个广告:有一个小女孩流畅地在钢琴上弹完一曲,大人纷纷鼓掌叫道:“再来一遍。”大人的意思是:“你弹得很好,我们想再听一遍。”是鼓励,也是赞扬,可是孩子没有出现预期中的笑脸,反倒掉下眼泪,睁着无辜的大眼睛说:“我又没有弹错,为什么要再来一遍?”可爱的孩子,她把大人的称赞看成了惩罚。

父母只有放下架子,蹲下来,才能走进孩子的世界,才能和孩子有效地沟通和交流。

父母还应认识到: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不妥的做法甚至错误。我们要放下架子,勇于在孩子面前承认错误,为孩子树立起知错就改的榜样,这样孩子会更信任你。

有不少父母认为自己是“一家之主”,需要保持自己的“形象”与“威信”,因此不愿意在孩子面前承认自己的缺点和错误,甚至给自己护短,坚持错误。这种做法既违背了做人的基本原则,也是家庭教育的大忌,次数多了,父母就会在孩子心目中失去威信,孩子就会产生“父母说的永远正确,但实际上老是出错”的观念,久而久之,对父母正确的教诲也会置之脑后。

相反,如果父母能坦诚地面对这些过失,用摆事实、讲道理的方法来向孩子说明情况,纠正自己错误的做法,弥补父母失误带来的损失,就能将坏事变成好事,孩子不仅会通过一件具体事情懂得一定道理,而且能从父母身上学到敢于修正错误的好品质。

实际上,人类就是在不断地犯错误并且不断地改正错误的过程中取得进步的,所以,作为父母不妨坦陈自己的缺点或错误。有一位母亲在教育孩子时,曾经多次将自己在成长过程中犯过的错误告诉孩子,并详细地分析主客观原因,尤其是分析自己的一些缺点在产生这种错误中所起的作用,其目的就是让孩子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不再和她一样,以类似的个人“缺点”犯同样的“错误”。

一些父母认为“向孩子认错会失面子,会失去权威”,这种担忧完全是多余的。我们常说教育孩子要利用榜样的作用。实际上,父母就是影响孩子一生最重要的榜样。孩子看到父母主动承认错误,他们不仅不会因此而瞧不起父母,反而会因为父母的坦诚和平易近人而更加尊敬父母。“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学会向孩子道歉,是和孩子进行沟通的有效方法。


什么情况下父母向孩子道歉?


    据“零点调查”的结果显示:中国的父亲们不习惯于向自己的子女道歉,51.5%的受访者明确表示,在自己的成长过程中,曾经因为做错事而向父亲道歉;却仅有15.4%受访者表示自己的父亲曾经因为做错事而向自己道歉。

  这定然是中国传统的“大家长”观念在作怪,其实向孩子道歉也是爱孩子的一种表现。正如卡耐基说的:“如果你是对的,就要试着温和地、技巧地让对方同意你;如果你错了,就要迅速而热诚地承认。这要比为自己争辩有效和有趣得多。”


   一位妈妈的苦恼:要不要向孩子道歉?

  “前几天,我错怪了儿子,当事情弄清楚后,我开始后悔不分青红皂白就冤枉了儿子。可没想到,这时儿子开始得理不饶人了,要求我向他道歉。我一下子就蒙了,要我向儿子道歉,我怎么也说不出口。儿子见我不向他道歉,跟我赌气说,以后他要是犯了错也不向爸妈道歉。请问,我该向儿子道歉吗?”

 

  分析:

  在我们的社会文化里,大多数家长习惯于扮演传统的强势者角色,相信孩子就是孩子,认为他们 “不过是个小孩子”,即使是自己错了,也认为没有必要向孩子道歉;或碍于面子,怕损害自己的权威。

  其实父母对孩子做错事,说声“对不起”,不仅不会影响父母的形象,反而是为人父母爱的体现、责任心的表现,更是孩子健康成长的需要。所以,这位妈妈向儿子道歉是必要的。


   需要向孩子道歉的理由:

  心理学的研究指出:在一个家庭内,家长威信的树立,并非是他们的一贯正确,而是实事求是、严于律己,进而取信于孩子的结果。家长犯了错误或者误解、冤枉了孩子,在孩子面前承认错误,或寻找机会向孩子道歉,实际上不仅不会有损家长的威信和尊严,反而会让孩子学会做人的准则。只有当孩子由衷的感到父母是言行一致的人时,才会产生对父母的敬佩之心,父母的教育也才会真正起到应有的作用。


 1、和谐亲子关系建立的需要

  从发展心理学来看,0-3岁的孩子社会性发展面临的任务是亲子关系,民主健康的亲子关系建立是孩子社会性发展的重要体现。

  3到6岁的孩子则转移到自我意识的发展。年龄大一点的孩子,父母要解释对孩子做错事的原因,主动和孩子交流,请他们原谅。在家庭交往中,使孩子理解到自己与他人的关系,促进他们自我意识的发展。


   2、孩子自主人格发展的需要

  人格可以一般地理解为个性。社会心理学家埃里克森认为,6岁前,孩子面临的主要人格发展危机有信任与不信任(出生到12-18个月)、自主与羞愧、怀疑(1-3岁)、自动自发与退缩内疚(3-6岁),若危机不能得到满意的解决,就会妨碍自我的健康发展,例如形成多疑、被动、逃避、不自信等负面人格特质。因此,我们要重视孩子的早期经验,如果父母对孩子做了错事,及时诚恳地向他们道歉,孩子会感受到尊重,体验到父母的信任,这有利于孩子自主人格的发展。


   3、孩子权利的需要

  我们的传统文化观念当中,孩子在某种程度上是依附于成人的,他们并不是社会交往的真正主体,成人往往忽略了儿童的权利。从社会文化学来看,向孩子道歉也体现了他们作为独立个体,社会交往主体的权利。


什么情况下父母要道歉


  

1、错怪孩子的时候                                                            

  有时父母常靠经验判断,先入为主,一口咬定孩子做了什么,让孩子有口难辩。这时候父母要在认识到错误的时候向孩子道歉,否则,孩子心灵的大门就会向父母关闭。

  一位母亲回忆说,她在女儿6岁的时候买了一顶童帽给她,但是女儿却非常讨厌那顶帽子,所以想出很多不戴它的“理由”,要么干脆把帽子藏起来,让她找不到。碰巧一天,母亲找不到那顶帽子,就认定是女儿把帽子藏了起来,可事后母亲发现是她自己把帽子放在洗衣机里了。于是,她真诚地向女儿道了歉。多年后,母亲发现女儿一直为她有这样一个勇于承担错误的妈妈而骄傲。

   

2、失信于孩子的时候                                                         

  有时父母会忘记自己向孩子许下的诺言,或者有别的事确实实现不了,这时请向孩子道歉。因为,当孩子期望孩子说话算数,那么父母首先要对孩子言而有信。而且,如果父母经常言而无信,也会失去孩子的信任。

  亮亮的爸爸工作特别忙,很少有时间陪亮亮玩。忽然有一天,爸爸下班回来说他下周要休假,好好陪陪亮亮。亮亮好高兴呀,天天和妈妈算还有几天。终于这一天快到了,可是爸爸却说公司临时有事,要出差半个月。亮亮听了爸爸的话,像一个泄了气的皮球一下就蔫了。爸爸连忙把亮亮搂到怀里,轻声安慰:“亮亮,对不起!爸爸也很希望能陪你一起玩,不能休假,爸爸也很难过。爸爸出差一定再争取休假好吗?”原本难过的亮亮在爸爸的安慰下,终于破涕而笑了。当然,亮亮的爸爸出差回来后兑现了承诺,好好陪亮亮了几天。


3、无心伤害到孩子的时候

  父母要注意到有的伤害是隐性的、细微的,平时不易觉察。因此,父母平时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及时和孩子沟通,把一切潜在的不和谐因素消灭在萌芽状态。

  奶奶接浩浩从幼儿园接回家,一进门就发现气氛不对,爸爸站在窗前抽烟,妈妈坐在沙发上掉眼泪,大声地说着什么。浩浩怯怯地走到妈妈面前,可是妈妈像没有看见他一样,奶奶赶紧把浩浩带到自己的房间。一个晚上,浩浩都没有说话,也没有看最喜欢的动画片。妈妈终于意识到浩浩的反常。睡觉前,爸爸妈妈来到浩浩的房间,妈妈坐在浩浩的小床上,轻声地对浩浩说:“浩浩,对不起,今天爸爸妈妈发脾气,吓着你了,爸爸妈妈向你保证,以后爸爸和妈妈一定好好的,再不吵架了。”浩浩终于笑了。


向孩子道歉的技巧

  

    面对孩子,父母要相信“身教的力量”,因为他们是很善于模仿学习的,父母的道歉也是一种间接的教育,这会给他们提供一个模仿学习的机会,使他们知道每个人做错事都要承担相应地责任,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他们的责任心。 所以,无论是何种原因,父母错怪或冤枉了孩子,父母都应该向孩子道歉。如果父母敢于承认自己的错误。孩子就会对父母产生更深一层的信任,就会对父母的教育心悦诚服,另外,做父母的向孩子道歉,能使孩子体验到受人尊重的感觉,进而建立起恰当的自尊,还能使孩子学会尊重他人的习惯。

  一些研究人的焦虑情绪的心理学家表示,道歉也是有诀窍的。根据他们的研究结果最好在失言或失误l0分钟以后再道歉,但最长不宜超过两天时间。


这启示我们,父母向孩子道歉还必须讲究道歉的技巧:

  

1、道歉态度要真诚

  道歉应该选择在心平气和的时候,向孩子道歉要中肯,要就事论事,实事求是,既不要夸大自己的错误以取悦于孩子,也不要轻描淡写,让孩子以为父母是在敷衍了事。

  一代伟人邓小平同志8岁时,一个和他很要好的同学妹妹生病又无钱看医生。邓小平知道后第二天悄悄塞给他5块银元。这5块银元是邓小平从父亲的钱箱里偷偷拿出来的,在当时这笔钱可以买到500斤谷子,也算是一笔巨款了。

  过了好几天,邓小平的父亲邓文明发现钱箱里莫名奇妙地少了5块银元,非常生气。他把全家人包括佣人都叫来打算彻查此事。父亲还没开口,邓小平很自觉地站了出来,并主动地把一根棍子递给父亲。邓文明以为儿子拿钱去乱花掉了,一生气顺手接过棍子就把邓小平打了一顿。邓小平一声没吭地挨完了打,父亲见状,也渐渐消了气,并觉得事情很蹊跷。他把邓小平找来,想把事情弄个水落石出。邓小平这才把事情原委详细地告诉父亲,他说:同学的妹妹生了很严重的病,他家很穷,没钱看大夫……还没等小平把话说完,父亲就把他拥在怀中,高兴地说:儿子,你做得对,父亲错怪你了。我不应该不分青红皂白地就打你一顿。但是为什么我惩罚你的时候,你不把事情的原委早点告诉我呢?小平说:我的行为还是属于偷窃,您告诉过我,小偷是应当受到惩罚的,所以我应该挨打。父亲摇摇头说:儿子,你能主动帮助别人,而且很诚实,这是对的。但是,遇到了急难的事情而不信任自己的父亲,那就不对。你要拿钱帮助同学,应该先跟父亲说。小平点点头。父子俩相视而笑。


2、道歉内容要明确

  父母向孩子道歉时,一定要说明自己做错了哪件事、说错了哪些话,同时还要说明为什么向孩子道歉,否则,容易把孩子搞糊涂,起不到应有的作用;

  著名诗人、民主战士闻一多,有一次因心烦出手打了还不懂事的小女儿,恰好被在外屋的次子立雕看见了,他就挺身出来批评父亲不该打小妹,且一脸严肃地说:“你自己是搞民主运动的,天天讲民主,在家里怎么就动手打人呢?”闻一多听后,先是一愣,静坐沉思片刻后,走到立雕面前,神情十分严肃认真地说:“我错了,不该打小妹,我小时候父母就是这样管教我的,所以我也用这样的办法来对待你们。希望你们记住,将来不要用这样的方法对待你们自己的孩子。”这样的道歉,无疑使父亲在孩子们心灵中的形象显得特别高大!





//////////



往 期 链 接

第一章 发掘孩子的内在潜能


1、【连载】好父母要懂孩子的心理(1)(点击阅读)

2、【连载】好父母要懂孩子的心理(2)(点击阅读)

3、【连载】好父母要懂孩子的心理(3)鱼缸法则:给孩子更大的空间

4、【连载】好父母要懂孩子的心理(4)马太效应:公正地对待孩子

5、【连载】好父母要懂孩子的心理(5)目标效应:有梦想就有动力


第二章 塑造孩子良好的品性


6、【连载】好父母要懂孩子的心理(6)延迟满足:克制是成功的前提

7、【连载】好父母要懂孩子的心理(7)破窗效应:环境对孩子的影响

8、【连载】好父母要懂孩子的心理(8)标签效应:给孩子贴上正面标签

9、【连载】好父母要懂孩子的心理(9)互惠效应:助人为快乐之本

10、【连载】好父母要懂孩子的心理(10)棘轮效应:让孩子体验生活的艰辛


第三章  提高孩子的学习能力


11、【连载】好父母要懂孩子的心理(11)感觉剥夺:让孩子在实践中成长

12、【连载】好父母要懂孩子的心理(12) 好奇效应: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13、【连载】好父母要懂孩子的心理(13)倒U形假说:给孩子适当的压力

14、【连载】好父母要懂孩子的心理(14)木桶定律:孩子要均衡发展

15、【连载】好父母要懂孩子的心理(15)德西效应:金钱不是万能的

16、【连载】好父母要懂孩子的心理(16)模仿效应:模仿是学习的基础


第四章    培养孩子健康心理


17、【连载】好父母要懂孩子的心理(17)禁果效应:被禁止的更有吸引力

18、【连载】好父母要懂孩子的心理(18)晕轮效应:评价孩子要避免以偏概全

19、【连载】好父母要懂孩子的心理(19)PAC心理状态:父母应善于调节心态

20、【连载】好父母要懂孩子的心理(20)真爱法则:把爱撒到孩子心里

21、【连载】好父母要懂孩子的心理(21)避雷针效应:及时疏导孩子的心理


沙丽娜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高级讲师,心理咨询师,职业指导师。河南省德育教育先进工作者,平顶山市优秀班主任。文学作品多发表于《星星诗刊》《诗选刊》《绿风诗刊》《中国诗歌》《中华日报》(泰国)《燕赵诗刊》《当代小说》《三月》《岁月》等数十家国内外报刊杂志。作品多次入选《诗选刊》“中国女诗人作品专号”、中国作家协会《中国诗歌精选》、《河南当代女诗人档案》、《中国新归来诗人》、《中国当代百名女诗人诗选》《中国网络诗歌史编》等多种选本。获《教师报》全国征文大赛一等奖、获“虞姬杯”全国征文大赛一等奖、 “东坡诗歌奖”全国华语诗歌大赛三等奖、第四届“大江东去杯百善孝为先”全国诗文大赛一等奖。2005年出版个人文集《记忆的手语》。


心理咨询:恋爱婚姻家庭,中小学生心理健康


咨询电话 17737837679


本刊主编  沙丽娜


好文荐读


【收藏】中考满分作文的九种基本模式,掌握就能拿高分!(附范文)

【收藏】初中生如何写议论文?附:议论文名题范文及解析

【收藏】如何写好“成长类”作文?给孩子们看看

【收藏】初中作文开头、结尾写作技巧汇总【附范例】

【家长必读】如何让孩子爱上阅读

◆【收藏版】阅读分析答题技巧,从小学到中学都适用,请家长给孩子收藏

◆【收藏版】再推荐一次:小学至高中阅读书目大全(教育部推荐)

【写作技巧】写好作文50条攻略!

俞敏洪:教书的是老师, 但育人的一定是父母

开学第一课,请告诉孩子“为什么要努力学习”!

初一相差不大,初二两极分化,初三天上地下。隐患在小学!

优秀的孩子离不开阅读!家长看看这些建议

人大附中语文特级教师于树泉引领的初中语文组为初中生三年推荐的书单

写日记,是提升作文水平最有效的途径之一

清华附小校长窦桂梅:“一个不阅读的孩子就是潜在的差生”

阅读能力决定未来高度

【写作技巧】写好作文50条秘诀

【写作技巧】这样写景,作文不会枯燥!

◆班主任的讲话字字珠玑(建议家长给孩子看看)

◆学霸们的家庭教育方式,惊人相似

◆得语文者得天下!这些语文学习方法的精髓,孩子应该知道!

◆三流的父母做保姆,二流的父母做教练,一流的父母做什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名家经典选读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